為了協助員工投入工作,你必須努力對付有可能阻撓工作的因素
浪費一個工作天的辦法有千萬種,卻沒有任何一個辦法可以重拾一個工作天
7. 傢俱糾察隊
- 改善工作場所是最有助於提升生產力的手段,只要員工被擠在吵雜、無趣、經常被干擾的環境裡,最值得改善的就是工作場所
8.「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根本做不了任何事」
- 所有產業的開發人員普遍存在一項認知,就是「加班是生活的常態」
- 待晚一點、提早上班或在家安靜工作,無一不是對辦公環境的嚴厲控訴
- 具有十年經驗的人,其表現並未優於只有兩年經驗的人。參賽者對自身所使用的語言,若經驗不足六個月,則表現將不如其他人,除此之外,經驗與表現之間沒有任何關聯
- 我們找到對良好績效具正面影響的因素中,有一項是始料未及的:跟你配對的夥伴有很大的關係
- 程式設計師之間存在這種「10比1」生產力差異是可以理解的,同樣,軟體公司也存在著10比1的生產力差異
- 表現較好的人傾向於待在提供了較佳工作場所的公司
- 環境因素:1.你的工作空間有多大?2.夠安靜嗎?3.夠隱密嗎?4.你的電話可以調整為靜音嗎?5.你的電話可以轉由他人接聽嗎?6.同事是否經常非必要地打擾你?
9. 在空間上省錢
- 節省開支 v.s 喪失工作效率的風險
插曲
- 硬科學講求客觀,有非常嚴謹的推理論證,如:物理、化學
- 軟科學比較主觀,解釋彈性很大,如:哲學、社會學
- 任何你需要量化的東西,都能以某種方式進行評量,而且比完全不去評量要強
- 一家無法對自己程式設計生產力進行評量的公司,只是沒有用心去努力嘗試罷了
- 你無法承擔一無所知的後果
- 評量時請閉上眼睛 - 工作評量在改善工作方法、激勵,以及增進工作滿意度上是很有用的工具,不過,一般幾乎都不是為了這些目的,評量機制反倒變得既駭人又沉重
10. 腦力時間與身體時間
- 員工一天之中有30%的時間對噪意很敏感,其餘時間則是噪意的製造者
- 假如他們一週內只有一、兩個小時不受干擾,這並不是他們的錯,而是公司的錯
- 讓你的員工把焦點放在神馳時間的重要性
- E因子 = 不受干擾的時間 / 置身工作環境的時間
- 單一組織的因子數值會隨不同辦公地點而不同
11. 電話
- 頭號問題人物卻往往是管理者 - 「我老闆一外出,就把他的電話轉到我這裡」
- 負責做好工作的人必須享有某種程度的和諧與寧靜,這意味工作時段不宜受到任何干擾
- 為了換取若干不受干擾的腦力時間,大家必須接受每天都有部分時間可被干擾,並同意以合理頻率查看電子郵件 --如,一天三次。
12. 把門找回來
- 面對員工對噪音的不滿,你能做的不是治標,就是治本。 治本 - 牆與門
- 負責數學演算與邏輯的那半邊腦並不會受到音樂的影響 - 負責聽音樂的是另半邊腦
- 但是創音靈感來自於右腦,但假如此時右腦正忙著聽1001首管絃樂,就不會有這種創意靈感了
- 封閉式辦公室不見得就是一人辦公室
- 最佳的管理,應該要確保員工擁有足夠的空間、足夠的安靜、足夠的隱私,以使他們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合理工作場所
- 裝設背景音樂或其他形式的粉紅噪音或戴上耳機聽錄音帶,預料都會在員工的工作表現上付出無形的代價:他們將缺乏創意
13. 雨傘步 (辦公空間的永恒之道)
- 若工作場所過於封閉或者暴露,其中的人就無法有效率地工作,好的工作場所應力求平衡,身後有牆的工作場所會讓你感到較為自在,在你前方八呎以內,不該是一道沒有門窗的牆
- 當今的模組化隔板是妥協下的代表作:給你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隱私,卻又讓你有被孤立的感覺
- 任何人類團隊要是缺少共同進食的活動,都無法長久共事
- 這些模式既不否認個人的特質,也不否認他希望與其他夥伴有所連繫的傾向,這些模式讓人能夠做他自己
- 根據非複製公式,沒有哪兩個人的工作空間一模一樣,沒有哪兩個咖啡區一模一樣,任何圖書室或休息區也都是如何
- 先判別哪些專案最重要,然後讓這些關鍵專案出走。在企業總部以外進行重要工作通常會有更佳的表現
- 只要你的小組生產力較高,離職率較低,就登明你是一個更優秀的經理人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